谋新路 开新局 助力体育强国、教育强国建设 ——高等院校校长论坛成功举办

2022-12-23 17:31 次浏览 来源:环球旅游日报 作者:甘棠

今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由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提出国家优先发展青少年和学校体育,坚持体育和教育融合。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和教育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厘清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高等院校的职责和使命,助力体育强国、教育强国建设,12月22日下午,2022中国体育文化博览会 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高等院校校长论坛成功举办。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党委书记、主任,中国体育博物馆馆长李静出席论坛并致辞,武汉体育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吕万刚,山东体育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毛莉虹,吉林体育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邵桂华,首都体育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骆秉全参与论坛并做主题演讲,共同解读体教融合相关政策,并从体育人才培养、体教融合、体育培训发展等方面探讨新时代高等院校体育人才培养和未来发展问题。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党委书记、主任,中国体育博物馆馆长李静在致辞中首先肯定了高等院校在体育事业发展方面的重要贡献,他表示,体育强国建设的新征程已经开启,高等院校更应坚持初心、践行使命,发挥好在建设体育强国、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增强国家凝聚力和文化竞争力等方面的优势和独特作用。此次论坛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围绕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中国式现代化体育发展的重要任务研究,积极探讨如何依托不同学校学科特色和优势,整合资源,进一步推动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武汉体育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吕万刚从人才培养、体育旅游业发展的现状、体育旅游人才配套现状以及体育旅游人才培养的创新体系四个方面出发,发表了题为《新时代新征程体育旅游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的主题演讲。他表示,人才是第一资源,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2022年是体育旅游业逆向提速的关键机遇期,聚焦体育旅游工作需要、“十四五”时期经济发展需要,对体育旅游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创新培养体系:一是明确培养目标;二是提升培养质量,引领人才队伍高度;三是丰富培养模式,以智库人才拓展人才队伍的广度;四是重塑培养环境,以开放的思维打通人才培养壁垒。。

山东体育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毛莉发表了题为《山东省促进青少年脊柱健康的路径选择与实践探索》的主题演讲,围绕近年来儿童青少年脊柱健康相关问题进行了分享与交流。她提到,为推进青少年脊柱健康工作落地、服务健康中国国家战略和青少年健康之需,山东体育学院团队搭建了全民健身一体化智能平台,构建了科学健身数据管理系统,研制了下肢负压康复舱和体质健康监测与科学健身指导智能设备,提出了通过构建科普教育、筛查、干预、评估管理体系等七个方面的措施来促进青少年的脊柱健康,逐渐形成了一套可推广、可复制、科技含量高的青少年脊柱健康防治模式,并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

吉林体育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邵桂华发表了题为《体育专业院校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发展的思考与实践》的主题演讲。他表示,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要凸显培养目标、多元化人才结构、注重实践性和供需对接的创造性等。总结提炼吉林体育学院的主要相关经验:突出人才培养的行业适应性,创新教材和课程体系,优化双师型师资队伍,细化管理体系、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形成了政、校、行、企协同的育人模式,构建了完善的多维支撑实践教学体系。提出体育专业院校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契合当地的经济社会需求,多维度进行应用型探索。

首都体育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骆秉全发表了题为《促进京张文化体育旅游带高质量发展——延庆的地位及路径选择》的主题演讲,探讨如何整合京张两地一系列体育、文化和旅游资源。他认为,为了更好推动冬奥场馆赛后利用、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塑造优质品牌文化、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要依托原有的资源、有序推进错位、创新和协同发展,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取长补短;恪守产业搭台经济唱戏的理念,构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模式,创新驱动,打造京张文化体育旅游示范带;与张家口形成体制机制、政策服务、市场监管等方面的协同创新联动,提升延庆在京张文化体育旅游带的作用,切实形成京张文化体育旅游带一体化协同发展机制。

此次高等院校校长论坛不仅展示了各高校独具特色的体育教育成果,而且对培养新时代体育人才贡献了诸多具有创新价值、实践价值、启示价值的经验,对体育与教育、科技、文化、健康的深度融合产生了强劲推动力。